电话:0317-2070013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毕业生政策

新常态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挑战 新机遇 新动力

来源:沧州人才招聘网(沧州人才网) 时间:2019-04-30 作者:沧州市就业服务局 浏览量:

近日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高校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能力,加大帮扶力度,引导毕业生到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就业创业,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切实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产业转型升级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
中国行业研究网数据显示,第一产业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产业就业增长0.1596个点;第二产业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产业就业增长0.2628个点;第三产业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产业就业增长0.3834个点。
“由此可见,第二、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高,因此,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是解决高等教育学历人才就业有效需求不足的最佳途径。”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员牛春明说,我国目前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在这个产业链上,我国处于中低端,大量的加工制造业需要的是蓝领工人,产业链上的高端部分即产业价值曲线的两端大多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而这部分需要的是高学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因此,我国产业存在层次上的严重缺陷。我国产业面临的问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是正相关的。
牛春明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制造业和外贸为主型企业大多陷入困境,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产业转型升级的愿望十分迫切,国家和各级政府也积极引导和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国家和各级政府推动转型升级主要在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改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新兴行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国内消费水平,改善产业结构;二是从产业链价值曲线的低端、低附加值生产环节往两端高附加值环节移动,提高自主品牌知名度,以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新兴行业、服务业或移动产业链链条环节都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经济从过去的高速发展阶段转变为现在的新常态,这样可从根本上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从而更有利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牛春明说。
大学生如何在基层留得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构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对于广大有志于到基层建功立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一项重大政策利好。
据人社部统计,7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在县及以下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基层单位就业。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相对于待遇,“有盼头”更为重要,必须要搭建人才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平台,才能让大学生有动力到基层“闯一闯”,实现提高自身与服务基层的双赢。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马莉萍认为,应该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基层就业政策,降低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通过对不同政策地区基层就业情况的分析发现,优惠举措越明确、优惠力度越大的地区基层就业的情况越好;注重长期职业发展的优惠举措对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促进作用较大。
“因此,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应进一步细化、明确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减少毕业生对基层就业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担忧,消除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和非基层地区之间流动和职业转换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增强他们在基层就业时对个人事业发展的信心。”马莉萍说。
新业态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注入活力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经济构成更加多元,人才需求的类型和方向发生重大的变化。
河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李国权认为,科技变革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减少了低端劳动力需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了岗位入职门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催生了新的业态。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方式呈现出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交相辉映的态势。
“在就业方式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平台成为高校毕业生与外部环境相互融通、彼此交融的有效载体,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开办网店、自由撰稿、全职家教、自主创业这些‘非传统’的就业形式正越来越受到高校毕业生的青睐。同时,随着‘互联网 ’计划的实施,以文化创意、网络科技、在线金融、在线旅游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行业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新入口。”李国权认为,这种“隐性就业”是新近出现的就业形式,是对“显性就业”的有效补充,分流了就业压力,丰富了劳务供给方式。
李国权建议,应积极构建政府、市场、高校协同参与的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搭建平台,激发高校毕业生创业活力。要进一步畅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渠道,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结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特征,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成本低、手续简、要素全、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按照市场化运作机制设立多种形式、不同级别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破解高校毕业生创业瓶颈。在高等教育经费中单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经费支出条目,为高校开展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并逐步完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资助的市场化机制和法制化体系,充分发挥经费的引导激励作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有效实施。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沧州人才咨询服务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沧州市双维劳务有限责任公司 © 2021 冀ICP备19009735号 冀公网安备13090302000555号

地址:沧州市运河区朝阳中街30号人力资源市场5楼 EMAIL:admin@czrczx.com

人力资源证: 130900000002号、130900000003号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